杨燕绥:不可能所有人退休金都比平均工资高
摘 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也就是说,无论您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都能够享受到统一的养老保险保障,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这无疑是让社会保障体系走向更加公平、合理的一种进步,那么,随着养老保险的城乡统筹,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将会享受到什么样的服务?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一条轨了,那么我们现在就剩下三条了:城乡居民一条,企业职工一条,机关事业单位一条。现在的时间表上看,2020年以前,机关事业单位跟企业职工这两条轨也整了,那我们到2020年小康社会之前剩下两条轨,2020年之后,我们两条轨还可以合成一条轨,因为三中全会报告说了,建立各种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随着调整,最后能够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大家都作为国民基础养老金,那就剩下一条轨,然后再好好地建设我们的个人储蓄账户。
这是我们2014年开始的重要任务,三中全会报告只是提了一个原则和改革目录,但怎么实现,今年开始。这个要并轨,制度建设有几个层次。首先是基础的信息,信息系统要整合。我们从城乡居民的整合开始做起,整合以后顺着数据就可以向上集中了,我们再把经办机关逐渐整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建立从基层一直到中央统筹,这套支付、预算、信息、支付,这套系统健全了,这可能先依赖城镇企业职工已经现成的制度,依赖它的完整,从市级到省级,真正到全国统筹。那么这套系统是纵向的。城乡整合是这个水平的,有些制度是自下而上,有些是自上而下,所以这个纵向的体系健全以后,同时机关、事业单位正在进行养老金制度改革,它并到这个系统里以后,那么这两轨就在,我想在2015年以后,2020年以前,就并轨了。
杨燕绥:随着将来大并轨以后 总理和农民的养老金是差不多的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大家关心的并轨是说我们不要有身份差异,这是讲公平性。但是养老金制度还得有持续性、流动性,提高统筹以后,流动性解决了,现在最后一个问题是持续性。大家都希望比退休前收入高点儿,但确实是得比最低工资高点儿,比平均工资和最高工资都高,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实际上不是水平问题了,这是一个结构问题。你这么大一个国家,随着老龄化,要让老年人吃饭,所以一个国民基础养老金。现在讲的基础养老就是解决吃饭问题的,所以它的水平到底是跟社平工资挂钩,还是跟消费支出,这总有一个参考系数。我觉得应该跟上一年度的消费支出挂钩,就是我上一年吃饭花了多少钱,这一年你起码要保证我基本有这么多钱,这叫保基本。在这样一个制度下,随着我们将来大并轨以后,我原来就说过总理和农民应该是差不多的,这个由政府确保发放。
基础养老金,解决我们吃饭问题。但是此外我们还想去旅游,搞点儿保健,上点儿老年大学,人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么这部分我们叫搞改善,就吃饭靠政府,那么搞改善也靠政府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这个是结构问题。国民基础养老金即使大并轨了,还有一个结构,二元结构,个人账户,所以我们得通过税收减免,社托人制度,养老金投资保值,就是职业年金,企业年金转,还有什么商家转,积分让利等等,还有自己储蓄,完善一个个人账户,真正搞改善要靠个人账户,两个加起来,创造一个美好的老年生活……
- 父母有退休金,子女还给生活费吗(2013-12-03)
- 养老金入不敷出 多元化配置为父母储备退休金(2013-11-25)
- 巧用理财通盘活工资卡余额 教你3步玩转(2014-03-10)
- 闲钱不闲置 工资卡也能赚大钱(2014-02-26)
- 工行济南章丘支行旺季代发工资业务营销开局良好(201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