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热情减退 可口可乐麦当劳都要裁员
摘 要:在消费者热情减退之际,可口可乐、麦当劳两大跨国巨头开始感受到丝丝寒意。这一对曾经的黄金战略联盟先后宣布裁员。“今年这个冬天,消费品企业和餐饮企业受到的冲击可见一斑。”
在消费者热情减退之际,可口可乐、麦当劳两大跨国巨头开始感受到丝丝寒意。这一对曾经的黄金战略联盟先后宣布裁员。“今年这个冬天,消费品企业和餐饮企业受到的冲击可见一斑。”营销专家李志起表示,“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以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加强,可口可乐、麦当劳这两大巨头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表现都很差,这种情况下企业裁员就是为了断腕自救。”
人员、预算都在削减
“在今天已不足以推动未来业务实现增长”
快餐连锁巨头麦当劳日前宣布,将在总部裁员600人,这一计划将在未来几个月时间内开始执行。麦当劳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裁员是努力改善其财务表现的措施之一。“现在的事实情况是,我们当前的美国组织结构并未基于顾客需求而进行优化。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对麦当劳来说行之有效的东西,在今天已经不足以推动未来业务实现增长。”麦当劳的美国总裁麦克·安德里斯向该公司的美国员工发出电子邮件称。
可口可乐的裁员来得更猛烈。1月8日,可口可乐美国总部宣布,为减省成本,计划在全球范围裁减1600名到1800名员工,占员工总数约1%。此举是该公司去年10月宣布的30亿美元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也是15年来可口可乐最大规模的裁员。“公司正在对运营结构进行调整,作为全球策略的一部分,中国市场也在其中。”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相关负责人昨天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裁员范围应该包括中国市场。
除了大幅裁员,可口可乐和麦当劳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勒紧裤带过日子。为了严格地管控预算,可口可乐规定公司高管出行不要选择豪车,改打出租车。
经济不景气、健康意识强化
“消费者已经逐步远离碳酸饮料”
“裁员只是两大巨头最近几年一系列转型的举措之一。”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宏观经济不景气以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强化,使得可口可乐和麦当劳遭遇市场寒流而被迫选择转型,裁员成了不得已的举措。
“消费者出于健康角度考虑已经逐步远离碳酸饮料。”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可口可乐三季度财报显示,碳酸饮料销售低于预期,净利润为21.22亿美元,同比下降13.8%。在公布财报以前,2014年10月下旬可口可乐已发布预警,称2014、2015两年都无法达到盈利目标。
麦当劳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总营收69.9亿美元,相比上年同期的73.2亿美元下降4.6%;净利降至10.7亿美元,同比下降29.61%。自2013年10月起,美国麦当劳销量已经至少13个月没有增长。
做牛奶、出新品、寻求并购
“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可以更好”
除了裁员缩减成本,巨头们还启动了一系列自救举措,不过目前来看,转型前景并不明朗。就在不久前,可口可乐宣布在美国推出一款高端牛奶产品以进军乳制品市场。这款高端牛奶产品由于采用了独家的牛奶过滤专利技术,因而做到了高蛋白质和低糖分,其价格是普通牛奶的两倍。
在业内人士看来,为了对股东有所交代,可口可乐将像雀巢、达能一样走以资本为杠杆、增厚业绩的路径。“再造一个品牌需要太漫长的时间,资本并购不失为增厚业绩的法宝。”朱丹蓬指出。
“在全球的框架下,所有喝的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机会。”可口可乐大中华区相关负责人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可口可乐一直在中国物色可以并购的品牌,有好的机会将不会放过。
而麦当劳则将转型重点放在产品结构的调整上。麦当劳1月10日宣布,自1月14日起全国麦当劳餐厅推出红豆派、
- 消费者转投银行理财 余额宝类产品面临五大挑战(2014-06-10)
- 太平人寿积极探索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新模式(2014-04-28)
- 消费者需警惕代办大额信用卡 存在资金损失风险(2014-04-25)
- 建行烟台分行强化五项措施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2014-04-23)
- 为消协喊话运营商点赞:终于为消费者带了一次“盐”(201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