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罗金辉:银行理财的创新之路
摘 要:2016年中国基金年会上,中信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副总裁罗金辉发言实录
2016年中国基金年会上,中信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副总裁罗金辉发言实录:
罗金辉: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参加国金证券2016年中国基金年会。我从事资产管理的时间比较长,2003年起在国际市场做资产管理,2010年回到国内也是做资产管理,所以我想还是谈谈资产管理。我的题目是:银行理财的创新之路。讲话的内容涉及四个方面:第一部分是商业银行理财现状和简单回顾;第二部分讲到底在过去我们怎么创新的?创新的成果是什么?第三部分讲一下银行理财经过前期快速发展后遇到了什么问题和困境?第四部分是银行理财未来的发展方向,我称之为银行理财创新之路2.0。
一、银行理财的现状与回顾
全国有八九百家银行,银行理财的总规模在2015年底已经达到了23.5万亿,2016年2月超过26万亿。五大行(工、农、中、建、交)平均理财管理规模达到一万七千亿,11家股份制银行平均规模达到九千三百亿,五大行加上市股份制银行,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超过一万亿的有十家。银行理财的发展速度很快,从07年开始到16年,近十年时间它的平均复合增长率在40%以上。大家想一下在中国有多少个行业可以在如此的时间跨度上,以超过40%的复合增长率发展?恐怕是非常少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快的发展呢?简单的回顾一下: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充满了活力,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各种金融需求层出不穷,但与之相配套的金融监管脱胎于计划经济,行政色彩浓厚,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市场所孕育的金融需求与一个显得有点僵化的监管体系便产生巨大的矛盾,银行理财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以创新的姿态登上了中国现代金融史的舞台,在满足各种金融需求(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的过程中迅速发展。由于监管滞后,银行理财在满足这样需求的过程中当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银行理财整个发展的历程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它像新生儿一样快速发展,监管层不断规范,在规范的台阶上又继续快速发展。金融行业的从业者,不管你在证券、信托还是基金,都可以感觉到银行理财生机勃勃的活力。
二、银行理财的创新之路1.0
在过去十多年都到底银行理财做了什么创新?都创新出了什么样的东西?我把2014年之前这段时间称为银行理财创新1.0。
这个阶段的创新主要是“制度红利型”创新。什么意思?在中国金融市场,银行占据绝对中心的地位,但我们的监管政策对银行的管理比较僵化,市场化程度不高,且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因此,一方面是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化监管,另一方面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产生的多元化金融需求,这样就形成了很多矛盾。银行理财正是在解决这些矛盾、突破不合理的制度和满足社会经济实际需求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我举几个例子。中国存款利率在2015年以前都是管制的,各个期限的存款利率是由人民银行制定的。由于资金价格不是市场形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就不能反映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且在大多数时间被人为压低了。这是一种矛盾和扭曲,正是在这种扭曲的环境下银行理财以更为市场化的定价方式诞生了。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政府认为某个行业有过剩问题,政府的行业政策就会限制银行贷款进入。从总体上看政府的判断可能是对的,但这个行业中不乏技术创新的企业,他们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由于我们的信贷政策执行过于僵化,银行贷款就无法支持这些健康企业的发展。银行理财与银行贷款不同,具有代客理财和投资的基本属性,更注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未来盈利能力,通过更为市场化的手段,在满足这些企业合理资金
- 国安推出联名银行卡效仿利物浦 邵佳一新身份亮相(2016-04-15)
- 中信银行淄博分行获评淄博2015年度最佳财富管理银行(2016-04-15)
- 中信银行淄博分行获评淄博2015年度最佳财富管理银行(2016-04-15)
- “关爱自闭症儿童 走进星星的孩子” —中信银行济南泉城路支行组织关爱自闭儿童公益活动(2016-04-15)
- 中信银行王军晖:互联网生态圈颠覆传统营销(201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