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體中文

连平:内外需疲弱致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

http://www.e23.cn2014-03-25上海证券报

    摘  要:2014年1-2月份,我国出口3212亿美元,同比下降1.6%,2月份当月出口增速为下降18.1%,为2009年9月以来最低增速。出口同比负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了违约。但3月上旬上海超日太阳(2.59, 0.00, 0.00%)公司就成为国内首家违约的债券发行人。3月19日又再次爆出浙江兴润置业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断链”,涉及35亿债务违约的消息。随着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的加大,未来在基建、房地产以及采矿等行业仍可能出现信托、债券和信贷等金融产品的违约风险;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任其蔓延,金融市场会因此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且随着债务违约事件的频发,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将导致资金供需双方更加谨慎,这会导致市场利率的上行,从而给实体经济带来进一步的紧缩效应。

  虽然我们不认为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系统性风险,且以上三个风险目前看仍是散发性的。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三者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如通缩的加剧会导致企业盈利的下降和抵押品贬值,这意味着企业偿债能力的下降和违约风险的上升;违约风险上升之后资本流出增多、市场资金供给会减少,融资成本上升,对实体经济产生紧缩效应;这会进一步加剧通缩,从而引起更大规模的资本流出。因此我们关注这三大风险就是要防止三者发生共振,形成合力,从而对经济产生太大的负面冲击。

  未来宏观调控应处理好“三对”关系。

  一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产能过剩处置、房地产调控等中长期需求与保持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的短期需求之间关系;二是经济去杠杆、控制系统性风险的长期需求与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的短期需求之间的关系;三是为控制过度融资需求、避免杠杆率续升而实施偏紧货币政策与缓解资本流入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开放性国际收支政策之间的关系。这三对关系实际也是2014年宏观调控所面对并需加以平衡和解决好的三个矛盾;鉴于这三对矛盾的复杂性,因此可以说是宏观调控面临的三个挑战。

  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应把握好“三项”原则。

  一是要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

  财政政策重点是解决结构性问题,如通过财政支出向民生和小企业的倾斜来实现对这些领域的支持。货币政策重点是解决总量和价格问题,如利用货币政策调节市场流动性,保持流动性适度,避免过紧和利率水平过高,从而达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的。

  二是要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与促改革的紧密结合。稳增长的政策不能导致经济结构的恶化,可以通过调结构入手、以加快改革来实现调结构和稳增长,实现三者的协调统一。

  三是政策要有张有弛、有紧有松。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和力度,避免所有政策同方向发力、导致政策形成合力,压力过度的问题。

  在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改革大面积大力度推进导致经济金融原有运行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以及经济金融风险已显现苗头的背景下,政府仍应将稳增长放在政策重要位置。可以主要通过财政政策、投资政策、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合理调节来托底经济增长,实现7.5%左右的年度增长目标,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1、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切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今年政府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14年财政预算安排赤字1.35万亿,略高于2013年的1.2万亿的规模,赤字率稳定在2.1%。但今年1-2月,我国财政收大于支7853亿元,盈余额同比大幅增加1533亿元。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1-2月份的财政政策对经济是紧缩性的(这也是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的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同比仅增长5.3%的主要原因)。为了发挥积极财政的作用,未来在执行年度预算框架下,应适当加快财政支出进度。

从稳定增长的角度看,财税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是营改增扩围和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