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着问题去 提高竞争力 国企改革明年将全面破题
摘 要: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国企改革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会议要求,“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专家预计,国企改革将是明年能看到显著效果的一项改革。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国企改革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会议要求,“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专家预计,国企改革将是明年能看到显著效果的一项改革。
国家队需重振雄风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企“大而不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家队昔日雄风渐渐不在。
据统计,目前国企营业总收入与总利润同比增幅都出现了持续放缓。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08万亿元,同比仅增长6.1%。专家指出,国企所有者缺位、预算软约束及财政松懈,财政透明性差,监管不到位,高管巨额收入和腐败,重大项目投资失误等问题,都是社会所关注的。
行政干预过多也是一大问题,“表现在上级机构对国企有三管——管人事、管资产、管干部,重大决策需批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央深改小组最近在专项调研中发现,不少地方国资委成为企业的“外部董事会”,并导致国企董事会、经理层权力层层向下替代,无法形成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等。
“此外,国企问题还包括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存在缺陷,激励机制问题表现为创新、奖惩机制动力不足,存在平均主义、大锅饭和短期行为。”徐洪才指出,在内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国企学西方的经验,但形似神不似,董事会、股东会、党委等各种关系未理顺,决策时互相扯皮推诿,治理成本高,治理效率低。因约束机制不到位,有人利用岗位以权谋私、发展裙带关系,寻租现象屡见不鲜。
改革思路清晰浮现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未来国企改革的思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说,会议对国企改革的方向、标准、定位、目标、任务、方案都有新的表达,似有“转折点”性质。
李锦分析称,一是方向,2014年,最大的问题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标准,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就是说国企规模与速度不再是改革的标准;三是定位,放在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上;四是目标,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表明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五是任务,2015年要有明确的任务,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六是方案,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方案制定。
未来国企如何改革?徐洪才认为,首先,产权方面,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高管持股,期权激励机制都要提上议事日程。其次,国企应分三类,一是公益类的企业,这类企业社会责任优先,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二是自然垄断类企业,比如水、电、电信等基础网络设施建设的企业,其效益应是成本加合理利润,而在相关派生的经营活动中,可以引入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三是完全竞争领域的企业。对三类企业应区别对待和监管。
“最后,在监管上,要对国企从原来的三管改为一管,即上级机构只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减少行政干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让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徐洪才表示。
重在提升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源泉,专家指出,近年来,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够,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商业模式不完全适应市场需要,内部管理仍较粗放,体制机制活力仍显不足,人才队
- 工行济南大观园支行“内外兼修”促网点竞争力提升(2014-06-09)
- 工行济南明湖支行强化企业文化 不断推进网点竞争力提升(2014-04-30)
- 工行济南明湖支行营业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网点核心竞争力(2014-04-30)
- 工行济南平阴支行以“客户在我心中”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全方位提升网点竞争力(2014-04-28)
- 工行济南民生支行多举措创新企业文化提升综合竞争力(201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