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资产配置大势 关注新蓝筹三大主线
摘 要:利率下行背景下,资产配置将转向股市。2013-2014年债券市场大牛市,规模快速增长,2014年下半年股票市场才全面启动。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有望继续下行,进一步吸引资金流入股市。与此同时,人口红利消失导致房地产投资属性趋弱,大类资产配置同样向股市倾斜
,其中很长的坡就是指大趋势。不同经济时代都有被打上其烙印的主导产业诞生,其中往往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从美国投资大师的经历看,虽然经典案例在不同时代表现为不同公司,但本质上都是在当时的主导产业中诞生,从1950年代的制造业,到1970年代的消费,到1990年的信息技术。从投资角度出发,如果能抓住一段时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那么大概率就已经找到了十分丰厚的β(很长的坡)。
回到国内,虽然改革开放至今不足40年,但作为赶超型经济体,后发优势带来的经济发展却异常迅速。伴随人口、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禀赋变化,我国主导产业已经历了三次快速更迭,并带来同期资本市场的蓝筹变迁。1、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短缺经济时代,轻工业顺势繁荣,两市初期的小牛行情中消费品领涨。2、1990年代中后期,受益居民消费升级崛起,“新三件”(电视、冰箱、洗衣机)销量井喷,以四川长虹、青岛海尔为代表的家电巨头应运而生。3、2000年后10年,20-39岁住房消费人群刚需释放,地产加速腾飞。2005-2007年牛市,地产、有色、机械、建材等地产链(主导产业)为牛市涨幅第一梯队。
新潮流 新蓝筹
在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如何把握主导产业机会、寻找新蓝筹?我们沿着技术渗透、政策驱动、人口周期三个方向来进行探索。1、技术渗透:“互联网+”。凭借解决行业痛点和创造性升级两大优势,“互联网+”已在传统行业展开渗透,除了既有互联网金融、医疗、教育的深化,未来能源互联网、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同样将加速推进。2、政策驱动:中国制造。“中国制造2025”以“智造”为关键核心,将推动传感器、智能装备、机器人等生产设计环节的硬件需求爆发,且中国走出去需要发展军工。3、人口周期:医疗服务、健康体育。人口老龄化和代际更替下人的后市场需求发力,服务健康的体育、健身、美容等产业与针对中老年的医药服务、医疗器械等最为受益。
随着创业板为代表的新兴成长不断创出新高,泡沫论再次甚嚣尘上。“阳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但当前泡沫是否已真的无法触摸?对照历史,我们希望能找到答案。1、市值空间:2007年A股牛市,房地产+水泥+工程机械+钢铁+煤炭+有色市值占比最高29.6%;2000年美国科网泡沫,科技行业市值占比最高达49%。当前A股TMT+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教育等新兴产业市值占比仅19.0%。2、机构配置:目前基金持有创业板自由流通市值22.5%,而2007年基金持有地产自由市值33.3%。3、龙头对比:1996-2001年家电龙头长虹最高市值650亿,为市场中值的40.6倍。2007年牛市地产及其产业链龙头,神华市值14923亿,宝钢3642亿,万科1952亿,海螺水泥1011亿,为市场中值的25-60倍。当前创业板乐视和东财市值仅千亿以上,为市场中值的10-15倍。
- 单收入家庭有房无贷款 年结余15万如何配置(2015-01-28)
- 招商银行推广国内首个资产配置系统(2014-03-27)
- 从理财意识到资产配置 居民理财观念面临变革(2013-12-30)
- 招商银行推广国内首个资产配置系统,客户满意度飙升(2013-12-27)
- 从理财意识到资产配置 居民理财观念面临变革(2013-12-27)